同升高同升美女荷官真人_何氏贵宾会赌场总代理_
仪表知识培训
化工单元操作培训
鲁西集团是聊城市属国有控股企业集团,1998年设立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集团目前总资产276亿元,职工13000余人,拥有煤化工、氟硅盐、新材料、化肥、设计研发、化工装备、化工工程、新能源装备、催化剂、金融等产业板块,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欧洲研发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等技术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化工职业技能鉴定站、鲁西化工工程学院、员工培训中心等培训培养机构。
鲁西集团始终将人才培养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在培训、培养人才方面开拓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集团培训理念是“全员参与,逐级培训,逐级考核,提升绩效;坚持落实培训直线责任;人人是教练,人人是学员;使员工认识到培训就是最有价值的投资,培训就是最好的福利”。以“服务集团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同时兼顾满足企业员工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需求”为培训原则,实施“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岗位培训与专业培训”相融合培训方针。主要从新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干部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各层级培训工作。
在职员工以“技术工人、专业管理职务和行政管理职务”三个维度,以“公司高层、中层干部、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等六个层次的立体化培训,以及高等院校远程教育等一系列举措,使我们集团广大干部员工知识、素质得以不断更新和提升,提高了员工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造出一批技能型、专业型、综合型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以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对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招生即招工 毕业即就业
改革培训教学模式,培养实用性人才。高等教育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强调应用性、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战略平台,对本科生和专科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本科生实施三年半学历教育+企业实训+岗位实践的教学模式(即:“3.5+0.5”教学模式);专科生实施两年半学历教育+企业实训+岗位实践的教学模式,(即:“2.5+0.5”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调整后,最大限度节省学生毕业后岗前培训时间,调动学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满意,实现了毕业即就业,同时取得毕业证+技能证“双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道。
二、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 共育英才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和市场份额的逐年扩大,企业每年对各类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用得上、留得住、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更加急需,自2004年开始鲁西集团先后与山东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实施校企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战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16年,单是聊城大学累计向鲁西集团输送1400余名优秀委培毕业生。与山东大学合作培养126名专升本员工,大多数已经晋升为中层管理干部。鲁西集团无论从人才培养要求,还是发展定位需要上都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的对接,特别是在特殊岗位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人才的后续培训和提高方面也卓有成效,2014年与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培养了40名外贸专业人才,壮大了企业外贸人才队伍,为国际贸易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多措并举 培养管理精英
鲁西集团选拔任用干部坚持“政治素质第一,安全管理能力第二,专业能力第三”的原则;坚持“培训、培养与工作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为培养优秀的干部队伍,先后与北大纵横、影响力等培训机构合作,聘请专家开设执行力、责任、创新等专题讲座,全部脱产集中两周的培训;组建后备干部人才库,根据个人发展方向,对每名干部设置针对性的课程,通过集中培训、网络自学等方式。集团对干部要求很高,不但要会管理,更重要是“会干、会写、会说”,在实际工作中实施直线培训,培训下属的同时也锻炼提升自己;2016年集团制定了《生产管理干部技能提升激励办法》,要求每名干部必须考取本岗位高级工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新拟晋升人员必须高级工以上才有资格,全年参加鉴定干部745人次;通过实施系列措施,为集团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会管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精英。
四、以专业培训为抓手 培育高端人才
鲁西集团设计院秉承“开放办院,设计院融入全集团,全集团支持关注设计院发展”的指导思想,于2014年启动“建立培训培养机制,打造鲁西特色设计院”的培训方向。为集团培养化工、仪表、电器、设备、土建等专业设计人才50多名,经过两年多的培训培养,集团内41个生产装置都有了自己的设计储备人才,覆盖率达95.3%,所有设计储备人才即懂得生产原理、能够实操生产设备,又能够独立承担本装置零星技改工作,成为集团新一代复合型人才。
五、建设实训基地 完善培训设施
自2015年开始筹建鲁西集团实训基地,2016年9月全面投运,占地面积24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约700多万元,是“集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分为化工、仪表、设备、电气、焊接、等七大功能区,可实现技能培训实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功能。
七、以鉴定促培训 创新鉴定模式
鲁西集团技能鉴定站,在技能操作考核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以持续提高员工技能为目的,以鉴定作为验证培训效果手段,丰富完善鉴定模式,使鉴定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在化工维修钳工、化工仪表维修工、焊工技能鉴定工作中,增加了技能鉴定考核项目和技能操作的难度(如:钳工增加泵轴绘图、仪表增加DCS编程、焊工采取手工焊和氩弧焊相结合考核等)。2016年,组织对化工总控工、化工维修电工等20个工种开展初中高三个等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鉴定2546人次,整体通过率为57.1%。鉴定最终目的不是让员工为取证而鉴定,而是通过鉴定这一考评手段,持续提升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八、创新考评方式 确保鉴定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程序,从鉴定资格审查、组织实施和阅卷等工作,严格鉴定过程的控制;在鉴定实施过程中,站长和督导员全程到现场检查鉴定工作质量,特别是对每个鉴定工种理论考试全部采取机考形式,科学的运用考务软件自动评分,当场公开考试结果;焊接专业高级工鉴定实操试件全部利用设备进行探伤评分;通过采取先进考务形式,进一步增强了考务工作严肃性、公平性,又提高了鉴定质量和效率。
九、技能竞赛与鉴定相融合 激发员工学习动力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成功举办了2016年鲁西集团员工技能大赛活动,开展了化工总控工、维修钳工、仪表维修工等12个项目,720人参加,分员工组和干部组,每个项目比赛全部按高级工以上考评标准,大赛裁判全部由集团各专业优秀考评员担任,员工比赛成绩达到高级工标准的按程序办理证书,干部比赛成绩特别优秀的直接推荐干部晋升序列并办理相应的技能资格证书。
十、优化考评员队伍 提升鉴定水平和质量
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实施动态管理,2016年对于长期不参加鉴定活动的21名考评员进行淘汰,重新选拔优秀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充实到考评队伍,新增高级8名。聘请国家技能鉴定中心专家对52名考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使考评员进一步熟悉掌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和相关要求,促进了技能鉴定水平和质量提升。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鲁西集团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树立人才开发的新意识,强化“科技领先,人才先行”的新观念,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舆论氛围,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持续创新培训模式,以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分层次、分类别实施技能培训和鉴定,培养更多的高精尖人才,为集团安全、健康、快速发展作贡献!
(孙红霞)